MakerDAO 成立于 2015 年,2017 年推出首版稳定币 DAI,初期仅支持 ETH 抵押,后扩展至多抵押品及 RWA(如美国国债)。2024 年推出“Endgame”计划,重构治理架构并引入 SubDAO(如 SparkDAO),2025 年将品牌升级为 Sky 并发行新代币 SKY(1 MKR=24,000 SKY)。DAI 流通量超 50 亿美元,TVL 长期稳居 DeFi 前五,年化收入突破 1.3 亿美元,RWA 资产占比超 50%。
核心特点
- 超额抵押机制:抵押率最低 120%,抵押品包括 ETH、USDC 及 RWA(如国债),抵御市场波动风险。
- 双代币模型:DAI(稳定币)锚定美元,MKR(治理代币)用于投票调整利率、清算阈值等参数。
- RWA 整合:将美债等现实资产代币化作为抵押品,年化收益贡献超 70%。
- 动态清算系统:引入链上预言机与时间加权价格,防止闪电贷攻击与穿针风险。
- 治理分层架构:通过 SubDAO(如 SparkDAO)分权运营,支持跨链资产流动与定制化金融产品。
业务模式
- 稳定费与清算罚金:借款人支付 2%-5% 年化稳定费,清算时收取 13%-15% 罚金。
- PSM 模块:允许 USDC 等稳定币 1:1 兑换 DAI,收取 0.1% 手续费。
- RWA 收益:投资美国国债等低风险资产,年化收益达 4%-5%。
- 机构服务:推出 Spark Protocol 借贷平台,吸引传统金融机构参与链上抵押借贷。
- 代币销毁:协议收入部分用于回购销毁 MKR,推动通缩与代币价值提升。
创始人及公司背景
- 创始人:Rune Christensen(丹麦企业家),2014 年创立 MakerDAO,提出“Endgame”十年路线图推动去中心化治理。
- 团队背景:核心成员包括前德意志银行量化交易员、合规专家及区块链开发者。
- 融资与合规:获 a16z、Paradigm 等投资超 5450 万美元,持有英国 FCA 牌照,通过开曼群岛 SPV 管理 RWA 资产。
- 争议事件:2023 年因计划分叉 Solana 代码构建新链遭 Vitalik 抛售 MKR,后调整品牌策略回归 Maker 核心价值。
代币信息
- 代币名称:MKR(原治理代币)与 SKY(2025 年升级后新代币)
- 发行总量:MKR 总供应量 100 万枚,SKY 按 1:24,000 比例置换 MKR。
- 流通量:MKR 流通量约 97.7 万枚,团队与机构代币锁仓 1.5 年逐步释放,季度销毁机制实现通缩。